2012-08-31 01:16:3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兩年前,國家發改委批復設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就在昨天(8月30日),發改委正式下發《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在此方案中,發改委將山西未來發展設定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十二五”期間,山西初步形成“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產業體系,資源型產業改造提升取得明顯成效;第二階段,到2020年支撐資源型經濟轉型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不斷提高。
山西是我國煤炭資源大省,同時也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基地,長久以來煤炭經濟占據全省半壁江山,不過長期依賴煤炭的經濟發展方式也造成當地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單一、生態環境惡化等負面效應。此次《方案》為山西提出了四項資源型經濟轉型的主要任務:以循環經濟和技術進步為基本路徑,全面推進產業優化升級;以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修復為主要抓手,著力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城鄉統籌為基本方略,協調推進城鎮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除此之外,為保障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方案》提出了十項主要措施,包括創新完善產業轉型促進機制;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強金融創新和改革;完善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機制;改革創新城鄉統籌體制機制;加快社會體制改革;推進行政管理和投資體制改革;加大開放力度。
針對在山西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的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方案》指出要提高煤炭資源的開采回采率,并且繼續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企業的兼并重組,打破產業邊界,加快推進煤炭、冶金、焦化、電力、建材等上下游關聯產業的聯合兼并重組整合,促進資源型企業跨行業、一體化發展,加強企業轉型尋找替代產業。
在產業發展方面,要進一步改造提升資源型產業。全面提升煤炭產業規模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設晉北、晉中、晉東三大煤炭基地和晉北、晉中、晉東南三大煤電基地,加強晉電外送能力。
除煤炭資源利用外,山西省未來在農村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發展方面也都有明確的目標:5年內使全省現有貧困人口減少50%,并且努力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要在5年提高到55%、10年提高到60%以上。在“十二五”期間,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6%,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