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6-21 08:49:47
在去年底“王老吉”之爭正旺時,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現任省長朱小丹還考察加多寶,一度引人猜想廣東方面是否有意促成加多寶和廣藥和解。
每經網廣州6月21日電(記者 李亞蟬) 加多寶失去王老吉品牌后,接下來的國內涼茶業將會是群雄逐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6月20日)走訪市場發現,全面換裝的加多寶涼茶目前已經正式登陸華潤、7-Eleven等大型超市和便利店連鎖。
值得玩味的是,日前廣藥王老吉的廣州發布會設在廣州市政府新聞中心舉辦,廣州國資委派代表出席,但卻表現極為低調。在去年底“王老吉”之爭正旺時,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現任省長朱小丹還考察加多寶,一度引人猜想廣東方面是否有意促成加多寶和廣藥和解。
加多寶換裝全面啟動
加多寶“去王老吉化”升級到最后階段,從全國各地多種場所的最新廣告宣傳來看,尋求品牌過渡的加多寶目前已經不再假借“正宗涼茶”名號,而直接改成“怕上火喝加多寶”。
盡管如此,加多寶在法律程序上多方設法延長過渡時間,5月底召開新品發布會市場持續難見“完全”加多寶涼茶。沉悶的口水戰讓人看不懂加多寶和廣藥集團這對交惡的前合作伙伴真正的市場對決何時開始。
最終仍是加多寶先出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重復走訪廣州華潤萬家、好又多、7-Eleven、屈臣氏等多家超市和便利店連鎖,昨天(6月20日)開始發現廣州部分華潤萬家和7-Eleven的加多寶涼茶已經全面換裝,改為 “雙面加多寶”外包,去掉原來保留的“王老吉”字樣。
在飲料業,大型商超是企業品牌形象和最新計劃推進的重要陣地。全新包裝的加多寶涼茶登陸KA終端無疑是標志著加多寶在市場層面的換裝運動已經全面啟動。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廣州部分地區的加多寶已經在忙于全面更換新包裝工作,將商超的庫存就裝貨品拉回倉庫轉其他渠道銷售,待庫存全部清完,即將市場上的產品全部換為新裝產品。
記者看到,目前要在商超和便利店連鎖找到全新包裝的加多寶涼茶已不再稀罕,而這些新包裝產品的生產日期大多為5月17日和5月29日,即在仲裁結果出來之后的批次。
記者從加多寶方面獲悉,近幾日該公司確實已經在全國啟動全面換裝,目前全國很多賣場均已換上新裝,加多寶計劃在本月內就要完成全國的換裝。一名加多寶總部人士表示,目前來看,由于加多寶此前已經進行大量宣傳,消費者對于新裝加多寶反應頗好。
不過從記者的走訪情況來看,目前仍然有較多商超和便利店仍然在銷售保留 “王老吉”字樣的加多寶涼茶,而瓶裝涼茶則全部有“王老吉”字樣。一名福建地區的加多寶人士告訴記者,其所在地區目前仍在銷售庫存的舊裝加多寶涼茶。
對于市場關于加多寶今年將下調銷售目標的傳言,該人士表示其所在地區目前已經完成全年目標。而前述加多寶總部人士也否認了下調目標說法。
廣州國資委之心
另一邊,本月初即被發布的廣藥紅罐王老吉涼茶目前仍難在市場看到。而繼北京發布會之后,廣藥集團近日又在廣州舉行一場新品發布會。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發布會被安排在廣州市新聞中心召開,該中心是廣州市委、市政府的新聞信息發布平臺。在該發布會上,廣州市國資委派出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陳雄橋參與該場發布會。
作為國企廣藥集團的監管部門,廣州國資委此舉看來是要力挺廣藥集團推新品。
但有意思的是,陳雄橋在此發布會上不發一言,僅在記者提問時簡短表示“支持廣藥集團依法收回王老吉商標的使用權,也支持廣藥集團依法維護王老吉商標的合法權益”。會后記者追問陳雄橋對目前雙方爭斗看法,他也僅稱是企業行為,不做評價。
事實上,在廣藥和加多寶圍繞王老吉的長時間爭執過程中,廣東地方的態度一直是耐人尋味的。
早在去年底“王老吉”之爭戰火正旺之時,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廣東現任省長朱小丹還考察加多寶,這一度引人猜想廣東方面有意促加多寶和廣藥和解。
但所有關于和解的猜想最后全被擊破。而關于雙方仲裁過程中調解可能破碎的原因,有廣藥集團內部人士和與加多寶有接觸的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透露,雙方的仲裁極大的受到地方國資委力量的影響,廣東地方國資委在仲裁過程中明確要求廣藥收回王老吉商標使用權。
然而仲裁后的廣東地方與加多寶間的關系卻頗為有趣。據悉,在廣藥與加多寶仲裁已經進入最后階段的4月中旬,廣東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黃先耀等一行領導視察廣東清遠佛岡時,加多寶作為佛岡地區首屈一指的代表性企業,成為黃先耀考察的第一站。
加多寶在廣東地方的地位或許正是廣州國資委和廣東地方與加多寶關系曖昧的最重要原因。一手締造涼茶神話的加多寶大本營仍在廣東,而年銷售額達160億的加多寶對于廣東地方的貢獻顯然不可小覷。
廣藥集團通過媒體報道、從市場上獲得相關的數據,算得鴻道集團在2010年5月2日以后所銷售的紅色罐裝王老吉以及紅色瓶裝王老吉所獲得利潤應該在75億元以上。僅以此利潤、按25%的所得稅稅率計算,對地方政府就是一筆不小的財政收入。更遑論加多寶對廣東就業、相關產業的帶動。
當然,對于加多寶來說,涼茶起源地和主要市場的廣東省也必然是其“再造神話”的最主要基地。
涼茶亂世多頭混戰
廣藥集團近日向本報表示,廣藥新裝涼茶最近也將率先在北京、上海鋪貨。如果說之前加多寶和廣藥王老吉的口水戰、新裝推廣均只是大雨前的沉悶電閃雷鳴,那么隨著加多寶換裝全面啟動,接下來的涼茶業顯然將是暴風驟雨。
由于加多寶失去王老吉品牌后涼茶市場一定時期被認為會出現空白,目前的涼茶業顯得熱鬧非凡。
最為積極的是原來以傳統涼茶鋪涼茶經營為主業的廣東鄧老涼茶。記者走訪發現,該公司上月底宣布推出的新品“現代涼茶”身影已經閃現在廣州各地,其中主要依靠的渠道是其全國近千家的涼茶鋪加盟店,以及母公司--“朱氏兄弟”老大朱拉依控制的新南方集團旗下的養和藥店。鄧老涼茶集團副總經理嚴培義表示,公司希望未來其現代涼茶業務超過其傳統涼茶鋪業務,而新品今年的銷售目標被定在3-4億。
而另一家店鋪規模更大的傳統涼茶鋪連鎖企業黃振龍也在其優勢產品傳統斑砂涼茶的基礎上推出迎合現代人口感的甜味斑砂,并使其保質期適應于商超渠道和便利店銷售。黃振龍公關宣傳部經理黃麗華表示,該新品未來何時進入商超、便利店銷售尚無具體日程,主要看具體渠道開拓的進展。
除此之外,歷史和醫藥噱頭均較弱的清苦涼茶也表現非常積極。記者看到,該品牌涼茶在大大小小的超市和便利店均在進行鋪貨,并在部分大型超市入口處專門辟貨架宣傳。不過記者注意到,清酷涼茶銷售似乎并不如意,在部分便利店連鎖仍有2011年9月生產的產品在售,清酷涼茶保質期為一年。
一名飲料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并不看好清酷涼茶,“我不知道它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該人士認為,清酷無歷史競爭力,配方優勢也不明顯,而它的差異化路徑又不似和其正首推瓶裝涼茶之效,因此盡管該品牌表現積極,但在“后王老吉時代”混戰是否能分得明顯利益難以預料。
除此之外,記者看到還有百怡、深暉等鮮為人知的品牌在商超的涼茶貨柜上參與角逐,他們多數走低價路線,為數不少將包裝設為紅色。其中深暉涼茶生產企業同時也在為廣藥紅罐王老吉做代工。
而在廣州的一些城中村零售店,紅色罐裝的“廣東涼茶”與加多寶涼茶比肩而置,頗為有趣。
君眾咨詢高級顧問師鄧學君預測,涼茶市場的格局在紛爭之后必定發生實質性變化,未來涼茶市場的競爭趨勢將是王老吉、加多寶、和其正、鄧老4家公司的長跑賽。
不過持續關注涼茶行業的食品和飲料行業專家徐雄俊則認為未來幾年涼茶市場“第一軍團”主要仍只有加多寶、王老吉、和其正三家角逐。
據悉,和其正目前的年銷售額已經達到60億-80億。盡管和其正目前在市場未見激進搶占,但徐雄俊認為和其正現在是低調布局策略,只要廣藥或加多寶稍有失誤,和其正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