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5-02 08:58:30
昔日消費電子巨無霸索尼在大幅裁員1萬人后,4月1日才出任CEO的平井一夫又拿出了題為“一個索尼,變革!”的最新舉措
每經記者 吳文坤 發自北京
昔日消費電子巨無霸索尼在大幅裁員1萬人后,4月1日才出任CEO的平井一夫又拿出了題為“一個索尼,變革!”的最新舉措,即加強數碼影像、游戲和移動三大核心電子業務,扭轉電視機業務局面,加強開拓新興市場,以求2014年以前扭虧為盈。
深陷虧損泥潭的索尼尋求轉型被業內人士視為必然之舉,上述三大業務也被索尼視為自身擁有核心技術和競爭優勢的領域,但“三駕馬車”的牽引是否如愿,尤其是中國市場的開拓程度,直接決定索尼是否會如期到達目標。
連續虧損下的電視業務
索尼公司發布的最新公告稱,預計2011財年(截至今年3月31日)凈虧損5200億日元(約合64億美元),這是該公司自成立以來最高的虧損紀錄。至此,索尼公司已連續四年虧損,總虧損額累計高達9193億日元(約合113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當中,索尼的主業電視板塊甚至已連續八年虧損,累計虧損高達100億美元,已然成為最大累贅。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為了扭虧電視機業務,索尼此前已經出售了與三星的液晶面板合資工廠股份,意在降低索尼的面板成本。而在此次平井一夫的舉措中,電視業務的包袱將進一步減輕。索尼表示,正在采取措施改變業務結構,例如提升設計效率及減少產品型號數量。具體而言,新財年電視機型號將減少約四成,目標是2013財年與2011財年相比,電視業務的固定業務成本降低60%,運營成本降低30%。
“當前電視業務雖處于低迷狀態,但是我們決不放棄,我們將通過快速的經營使得2013年電視業務扭虧為盈。” 盡管平井一夫曾有過這樣的表示,但在中國家電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認為,索尼電視業務未來的情景依然不容樂觀,除了開發方向不明,索尼電視業務的創新也不明顯。
三大核心業務將為銷售主力
相比電視業務的縮量,索尼將扭虧的關鍵放在數碼影像、游戲和移動三大核心電子業務上,更引起業內關注。
據記者了解,在完成對索尼愛立信股份的收購后,數字影像、游戲和移動三大領域的預計銷售額在索尼電子部門中的比重,將由2011財年的60%發展到2014財年的70%,將貢獻整個部門85%的利潤。而整個電子部門將占集團銷售額的75%,其地位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值得注意的是,索尼更寄望于上述三大核心業務“三合一”,以實現給整個集團業務的最大拉動。“軟硬結合”、“多屏互動”是平井一夫“施政綱領”的重點之一,其目標是把索尼在音樂、影視方面的資源嫁接到終端上,形成產品差異化,同時實現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之間的內容互動。
“移動業務領域索尼有獨特的通信技術和業務運營經驗,同時也會利用數碼影像和游戲領域的獨特技術實現差異化和開發創新性產品。”洪仕斌表示,在此基礎上,索尼的娛樂內容業務(影視、音樂)所提供的豐富的娛樂資產也將加速與電子業務的協同合作。
“數碼影像是索尼一直以來的王牌,并且占據了市場領先位置。”IT時評人張書樂表示,索尼在數碼影響業務上肯定是保持穩中求進的態勢。在新的戰略中,索尼計劃在2014財年實現(消費、專業電子的)數碼影像業務和影像傳感器業務1.5萬億日元的銷售額和10%以上的營業利潤。
“索尼消費電子數碼影像產品在全球保持著第一或第二位的市場份額。”索尼中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明確了數碼影像業務的優勢地位。該負責人表示,通過索尼的影像傳感器等技術,索尼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及專業電子產品可以充分實現產品的創新和差異化。
相比之下,“游戲+移動”戰略當前則需要索尼花費更大精力來實現。在索尼的新戰略中,在2014財年兩大業務分別要實現1萬億日元的銷售額和8%的營業利潤、1.8萬億日元的銷售額。
據記者了解,索尼在游戲領域的寶座遭遇嚴峻挑戰,掌機業務受平板電腦沖擊,新版的PSV不被看好,同時視頻游戲機PS3更受到任天堂WII和微軟XBOX360擠壓。
“三駕馬車”的中國開拓難度
索尼三大業務合力效果最終如何,目前無法看出效果。但是,如何解決游戲業務、移動業務未來的市場開拓則成為索尼必須馬上面對的問題。
智能手機業務無疑是移動業務的重心。去年11月索尼斥資10.5億歐元從愛立信手中收購“索愛”公司50%的股權,從而全資擁有這家手機公司。今年索尼在智能手機品牌Xperia上加大宣傳力度,企圖在智能手機市場“立足”。
不過,對于上述智能手機業務的發展通信專家馬振貴表示,當前iPhone已經深入人心,蘋果已經有完整的產業模式,索尼除非能推出標志性的產品來,且明確自身的營收模式,否則前景不容樂觀。
游戲業務也同樣面臨風險。張書樂表示,當前WII所帶來的體感游戲風潮,以及平板所帶來的觸屏游戲玩法,都是對索尼游戲模式的顛覆之作,“過分強調技術而忽略了消費者的游戲體驗,這是索尼必須應對的問題。”
對上述業務中與對手競爭的勝算和前景如何判斷,索尼中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并未給出回應。
除了上述業務自身經營策略需變化外,新興市場的開拓也成為擺在索尼面前的重任。
公開數據顯示,在2011財年,索尼在新興市場(指日本、北美和歐洲以外的市場)電子產品銷售額為1.8萬億日元,而平井一夫最新的計劃是到2014財年,這一數字上升至2.6萬億日元。至2014年,來自新興市場的音視頻類消費產品的銷售額,要占到該類產品全球總銷售額的60%。
就中國市場來看,盡管索尼中國上個月迎來了新的總裁——栗田伸樹,試圖他的上任來加強索尼在華本地化業務運作,但張書樂認為,索尼在中國市場開拓很難有精進。
不光是智能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面臨著蘋果、三星、HTC及中興、華為等品牌的沖擊,在游戲方面,索尼如何拓展也是難題。
張書樂認為,一方面索尼的游戲機進入中國依然面臨政策瓶頸;另一方面,即使進入中國,但真正賺錢的正版游戲軟件銷售將不可避免遭遇到盜版和破解的命運,就如蘋果應用軟件商店上收費軟件當前在中國所遭遇到的情況一樣。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