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7 01:18:58
每經編輯|王霞 每經記者 趙鵬 發自上海
王霞 每經記者 趙鵬 發自上海
部分蜜餞產品供應商添加劑超標事件被曝光后,知名品牌來伊份昨日(4月26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初步情況通報,稱對于其3家蜜餞合作伙伴,公司正在配合相關部門檢查,并附有去年6月份和11月份的兩次風味陳皮檢測報告,以及《新供應商引進前期調查表》等相關表格,但均為空表。
上海一名食品專業人士分析,如此看來,來伊份是否會啟動產品召回機制,需等待質監部門的檢測結果出來。對此,來伊份相關負責人表示,“等檢測結果出來,我們會在官方網站上及時公布”。而在此前,上述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可能要15天左右檢測報告才會出來”。
通報也附有公司供應商管理流程和去年兩次風味陳皮檢測報告。此前,來伊份風味陳皮產品被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檢測為甜蜜素超標,高于國家規定的涼果類蜜餞甜蜜素最大使用量8.0g/kg,其生產企業為來伊份的供應商杭州靈鑫食品有限公司等。
在相關產品曝光以后,來伊份下達緊急通知,稱自4月25日起,該公司從杭州靈鑫食品有限公司、杭州永梅蜜餞有限公司、杭州梅園食品有限公司采購的所有蜜餞產品在全國所有門店全部下架。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1年來伊份所有產品合計銷售數量43493.74噸,銷售金額250149.78萬元。其中,蜜餞銷售數量為9823.16噸,銷售金額44520.63萬元,占比為17.80%,平均單價45.32元/公斤。來伊份主要毛利來源于炒貨、蜜餞和肉制品,而蜜餞產品的毛利率在2011年為50.20%,是來伊份所有產品中毛利率最高的產品。
另外從招股說明書中可以看出,來伊份已經意識到“公司仍無法完全避免一些不可預見原因導致產品質量發生問題的風險”,并且設有一定的不合格產品召回程序,稱“當品質管理中心品質控制不自檢、送外形式檢驗、門店巡檢、國家質量監督局抽檢時,若發現批量性問題產品時,啟動產品召回程序。”
“如果來伊份的產品被質監部門檢測為不合格,其要正常上市的話,應該按照招股說明書的表述,履行這些義務。”上海海駿豐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慧浩說。朱慧浩還表示,消費者買來的東西適用《合同法》的規定,在我國的法律框架下,消費者要要求商家賠償需主張一定損失,舉證并提出需要賠付事項,如果沒有一定損失很難主張賠償。“而在國外,這種情況下會對企業有懲罰措施,因為有懲罰措施,并不要求消費者有一定損失才進行賠償,消費者只要有一定傷害就會得到賠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