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2-04-11 08:44:44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全國房地產行業股權交易項目明顯上漲,成交數達38宗,成交總金額達102億元,雙雙創新高,比2011年一季度的23宗、50.6億元,分別上漲65.2%、101.7%。業內人士認為,2012年房企出售部分項目或股權的交易將非常普遍,預計今年房地產股權及資產交易額很可能突破3000億元。
大項目成交不活躍
“在北京、上海的產交所掛牌的房地產項目很多,約占總交易金額的三分之一以上。但一些大項目的成交不夠活躍,很少見到像樣的競價成交。”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一家會員單位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有幾個大標的在交易所掛了幾個月也沒有成交。例如上海中國石化(600028,股吧)大廈置業發展有限公司52%股權,掛牌價格1.23億元,掛牌起始日期是2010年12月13日,掛牌期滿日期是2012年4月10日,一直沒有成交。
上海錦麗華大酒店有限公司100%股權及54299710.17元債權項目,雖然其掛牌起始日顯示為2012年3月27日,但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一家會員單位負責人介紹,這個項目其實也是去年就開始掛牌的,但沒有成交。
盡管如此,房產項目成交金額仍然是最大的。上海產權市場從4月2日至6日的一周內,成交金額居首位的仍是房地產行業,一周成交金額合計為22.72億元。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從一季度全國房地產市場股權交易變動的主要典型特點分析來看,房企股權交易占比較高,且有大企業參與交易。在本輪樓市調控中,部分企業獲得了再發展的機遇,而有些之前資金壓力過大的企業則無奈甩股換錢。非房地產主營業務企業出售房地產股權,逐漸回歸主營業務。房地產公司收購礦產企業等其他行業的轉型需求上升。
行業整合可能加劇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75家上市房企公布2011年年報,庫存達9048億元,同比2010年的6268億元庫存上漲44.3%,相比2009年的庫存4183億元更是增加2倍以上。按房企存貨和營業成本計算,2011年底75家A股房企整體存貨的消化周期達4.5年,而2010年底,這些房企整體存貨的消化周期為3.8年。這意味著2011年底上市房企的存貨周轉天數同比延長了9個多月。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來看絕大部分項目要以價換量。預期未來6-12個月內房價仍有可能下調一至兩成左右,2012年的樓市將肯定以剛需盤為主。這意味著將有一批開發商被迫甩股換錢。
張大偉認為,2012年房地產企業“兼并潮”很可能加劇,全年房地產行業股權及資產交易(不包含關聯交易)很可能超過800宗,而總金額很可能突破2500億元。2012年的樓市冷清程度將超過2008年,但是與2008年不同的是,目前市場的資金總量依然較多,只要開發商愿意降價割肉出售項目就可以獲得資金。這使得2012年很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房地產行業整合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