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8 01:26:2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明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明 發自北京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原定于2月27日的“中擔擔保”事件相關討論會被臨時延期。
“中擔擔保”事件曝光后,解決途徑一度陷入僵局。在銀行發起猛烈的“催債”攻勢下,企業頓時慌了神。“我們的銀行借款在這個月5號就到期了,但是監管層至今沒有給予任何的說法。這筆債務如果讓企業來償還,那么企業肯定會面臨倒閉。”一位企業主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時間非常緊張,也需要有一個解決的方案。“如果事情一拖再拖,可能最后倒霉的還是企業。”
受迫于銀行方面的壓力,大多數企業都有類似想法,也在尋求各方幫助。2月27日,近二十家鋼材貿易企業在北京皇苑大酒店商討解決途徑,全國工商聯相關部門領導參會。根據會議擬定的結果,企業將在近期初步擬定一套解決方案,由全國工商聯上報市政府。
另外,記者從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了解到,作為北京擔保行業的監管機構,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也一直在與多方溝通,積極制定該事件的處理方案。但是,由于涉及多家銀行機構,程序比較復雜,尚沒有一個成熟解決途徑。
據記者了解,目前監管層和企業對事件的看法存在一定分歧。
“從貸款的角度看,企業并沒有拿到大部分的資金,還款的義務應該在擔保公司。由于中擔擔保資金無力償還債務。所以,企業希望政府能介入這件事情,以免大多數企業直接倒閉。”一位參會的企業代表認為,“要么政府主導相關機構和中擔擔保進行重組,要么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企業一定的支持。”
然而,北京市金融局相關領導則認為,處理“中擔擔保”事件仍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中擔擔保有責任,銀行有責任,企業同樣有責任,事件的解決需要大家理性看待問題,都做出一些讓步。“擔保公司截留企業貸款時,企業就應該及時反映,而不是默認。對于將貸款資金全部用于購買擔保公司理財產品的行為,更是涉及違規,也就要承擔一定風險。”
此外,據記者了解,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相關領導對此事非常關注,相關事宜討論會可能被延期至周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