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2-15 09:05:00
當情人節邂逅星期二,多家院線于昨日紛紛恢復正價。情人節和周二的下一次邂逅將出現在2017年,影院是否會有所改變。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卓 實習生 李曉霞
每經記者 李卓 實習生 李曉霞 發自北京
在充滿鮮花、巧克力氣味的節日淘金大戰里,“情人節票房”一直作為不可或缺的商業大戲之一,為各家電影院線所期待。
然而,當“情人節”邂逅“星期二”,“電影票半價日”又是否能抵擋得住,或者應該抵擋住“票房”誘惑?多家于昨日紛紛恢復正價,搶食情節人市場甜蜜蛋糕的電影院線,成為了頗具爭議的話題之一。
院線有權自主恢復正價
自2005年三大電影協會發起倡議以來,“周二”--“電影票半價日”已被大多數消費者所熟知,并已經成為多家電影院線“約定俗成”的行規。
但或許,這又僅僅只是“約定俗成”。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包括占據中國第一市場份額的萬達電影院線在內的多家影城,于昨日的周二“電影票半價日”借“情人節”“旺季”紛紛恢復正價。而雖然并不是每一個“情人節”都能邂逅“星期二”。但上一次邂逅的2006年,當時,多家院線同樣紛紛恢復原價,以搶食情節人市場甜蜜蛋糕。
“這不是影院行業規定,院線擁有自主權。”面對多家影院紛紛棄“倡議”不顧,而彎腰拾金的盛況,中國電影協會的工作人員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此無奈地表示。
“如果影院沒有正式承諾,那么即便是‘約定俗成’的事情也不具有強制力,不涉及任何法律約定,影院是可以根據不同情況改變活動的。”元鼎律師事務所律師單正國也從法律層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做出了解釋。
不少影城的工作人員昨日同時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周二”恰逢其他法定節假日或圣誕節等,影院一般也都會按照“慣例”取消當天的半價活動。
消費者指責影院契約精神
合法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是商家本質所在,在巨大的商業利益誘惑下,“半價日”恢復正價,一切似乎也都“順理成章”。
但事實上,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昨日采訪了解中,并不是所有的影城都“唯利是圖”,這也是爭議所在的焦點之一。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昨日,北京星美國際影城望京店、回龍觀店和分鐘寺店全天依舊實行半價,美嘉歡樂影城三里屯店、金逸國際影城新中關店也都實行半價;此外,北京華星國際影城雖然昨日取消半價,但將半價優惠日補為2月15日。
據此,不少消費者認為,情人節取消半價的影院事實是違背慣例、誠信缺失的表現。
同時,據今年情人節的前一天,一項有關《情人節影院取消周二半價優惠,你能接受嗎?》的最新網絡調查結果顯示:80%的網友表示“不能接受,太沒契約精神了”,13%的網友表示“習慣了,逢節必漲”。此外,還有3%的網友堅持選擇半價的影院觀影。
不過,中國電影協會的工作人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依然表示,影院此做法并不違背對消費者的承諾,畢竟在倡議中也有提到,周二逢重大節假日可以不實行半價。
當記者問及將來是否有意向倡議影院“周二逢節日也實行半價”時,上述中國電影協會的工作人員表示:“節假日是旺季,影院在當天取消半價是商業行為,中國電影協會無權限制。”
不過,還有消費者提出,倡議“半價日”的初衷,“旨在振興民族電影,確保國產電影的放映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份額,讓更多的喜愛電影的觀眾有條件進影院觀看電影。”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影院的“唯利是圖”讓這層意義大打折扣。
據推算,“情人節”和“周二”的下一次邂逅將出現在2017年,面對消費者如此強烈的呼聲,影院是否會有所改變,很多甜蜜的期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