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5 01:21:2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敏 發自北京
在現階段,中央對公租房的關注度超過了任何一種住房保障形式。
2月13日,由全國26家設計單位和大專院校設計的《公共租賃住房優秀設計方案》,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及部分專業媒體上公開,正式面向全社會征求意見。
據了解,征求的意見將最終形成實施方案予以發布,并將在全國推廣,作為我國公租房建設的重要參考。
在近兩年的保障房建設中,公租房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成為國家力推的住房保障形式。但由于大規模的建設要求和相關建設經驗的缺乏,很多公租房存在著設計缺陷,而保障房建設的國家級標準又遲遲未能出臺。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中,業內人士呼吁應盡快出臺上述標準,規范公租房的設計和建設。
公租房設計多有缺陷
在我國現有的5種住房保障類型中,公租房的提出要晚于其他幾類,建設規模也遠不如廉租房、經適房等品種。但現階段,公租房在設計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卻不在少數。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的一名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大規模的建設要求和相關建設經驗的缺乏,很多公租房存在著設計缺陷,建筑質量問題頻出,在成本控制、后期維護等方面也面臨著巨大挑戰。
由于公租房的建設與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其設計水平直接關系到公租房居住的方便性、舒適性。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向記者表示,目前公租房最大的問題存在于套型面積上,隨著國家對此一再強化,基本形成了40平方米為主的套型面積要求。但與此同時,套型面積不大將不利于住房的功能分割,進而影響居住適用性。因此,“設計方案中,是否能夠充分利用空間就成為主要問題。”陳國強說。
陳國強還表示,除設計外,公租房在建筑材料標準、公共空間設置以及區域布局和配套設施建設上,同樣缺乏細化的指導標準。
事實上,這也是保障房建設面臨的共同問題。近些年來頻繁出現的保障房質量低下、位置偏遠、配套設施缺乏等問題,以及外界擔心的“城市貧民區”的出現等,都與此有關。
國家級指導標準缺位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住建部于2011年組織全國優秀技術力量,牽頭編制了上述《公共租賃住房優秀設計方案》,目的是為了從源頭上提高公租房的設計水平和居住品質。在向社會征求意見后,最終形成的實施方案還將公開發布,并作為我國公租房建設的重要參考。
這是廉租房、經適房等住房保障品種都不曾享受過的“待遇”。此前,各地曾就廉租房、經適房等的設計組織過類似評選,但由住建部牽頭操作的目前僅有公租房一種,足見高層的重視程度。
由于公租房保障范圍大、門檻低,且不涉及產權轉讓問題,一直廣受業界推崇。
但與此同時,目前公租房在設計建設中仍缺乏一個國家級的指導標準。而與之相對的是,商品住宅在設計、建設材料標準、建筑節能等方面,都有一套完整并不斷改進的規范。
對此陳國強呼吁,應盡快出臺國家級的公租房建設指導標準,指導范圍囊括公租房設計和建設的各個環節。同樣,其他形式保障房的建設指導標準也應盡快出臺。
據了解,上述設計方案的推出,可能成為推動保障房建設標準出臺的重要力量。
同步播報
百城住房公積金賬戶年內實現聯網監控
2月14日,住建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住房公積金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繼續加強對住房公積金的監管工作。文件強調,各省(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或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住房公積金有關規定,應報住房城鄉建設部備案;對突破《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的,應報住房城鄉建設部審核。這也意味著,地方在出臺公積金管理方面的規定時,將很難突破中央規定的范疇,對公積金的監管將更加嚴厲。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住房公積金余額2.1萬億元,近幾年的規模不斷擴大。住建部在文件中強調,隨著住房公積金規模快速增長,業務范圍不斷拓寬,繳存、提取、個人貸款、資金存儲、財務核算等方面的風險隱患不斷積累。為加強監管,目前住建部已經部署相關工作,力爭在2012年年底完成全國100個主要城市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聯網監控。與此同時,住建部也已擬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修訂工作的時間表,要求在2013年6月前全部完成,并上報國務院法制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