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2-15 01:20:00
摩根士丹利發表《2012年中國互聯網/媒體投資策略》,提到多數中國網絡企業的股價已跌至接近其估值的歷史低點。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可瞻
每經記者 楊可瞻
若你還在為A股苦悶,不妨將視線轉向中國概念股:一方面,它們當中有更多概念純正的互聯網公司;另一方面,回報還不錯——舉個例子,今年以來滬指累計上漲不到7%,但i美股中概指數漲幅卻接近21%。更具誘惑的是,當滬指還在不斷逼近去年11月水平時,中概指數已于本周一“閑庭信步”般地創出近5個月來新高。
中概股,特別是互聯網上市公司的這波上漲狂潮,起始于Facebook啟動IPO。這個邏輯并不難理解:Facebook代表著一種全新的互聯網模式SNS(社會性網絡服務),而這正好可以在一些中國互聯網企業中找到影子,比如新浪微博,人人網。從這個層面看,市場炒的是一種概念,一種情緒。
這個時候,有人站出來說了:中概股炒作不會持久。但事實是,彭博中資概念55指數在本周一上漲至106.57點,創下自去年8月31日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互聯網板塊表現最為搶眼。據統計,在交易的18只互聯網個股中僅3只下跌,掌上靈通(10%)、新浪(7.8%)和優酷(3.9%)領漲。
有意思的是,互聯網龍頭新浪上周還受困于搜狐而暴跌13%。資料顯示,搜狐盡管2011年第四季度總收入創歷史紀錄,但2012年第一季度業績指導不及預期。其中預計每股盈利為0.5到0.55美元,低于分析師預期的1.13美元。對此,高盛在2月初給予搜狐“中性”評級,將目標價從73美元降至56美元。主要理由是:搜狐預計2012年第一季度廣告收入同比增長8%,漲幅明顯下滑,表明公司未能擺脫行業低迷影響。而同樣是在上周,中國互聯網企業普跌,其中優酷累計下跌11%,網易和搜房網均下挫4%。
是什么導致了投資者對中概股重燃熱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摩根士丹利于上周末發表了《2012年中國互聯網/媒體投資策略》,其中提到多數中國網絡企業的股價已跌至接近其估值的歷史低點。比如網易目前股價對應2012年市盈率為11倍,分眾傳媒股價已反映相當看跌情況,目前股價對應2012年市盈率12倍。建議購買網絡游戲龍頭(如網易)和分眾傳媒,采用平均成本投資法買進新東方。在利潤率進一步提升后,更積極買入攜程、騰訊股票。進一步看漲新浪。
事實上,如果以EV/Sales(企業價值與銷售收入的比率)來衡量估值,新浪市值約46以美元,對應EV/Sales約為9.7倍。相比之下,市值 目 標 為1000億 美 元 的Facebook,其EV/Sales高達26.9倍。
結果不言而喻,Facebook如此受市場追捧,但其卻遠貴于中國網絡股。對此,加利福尼亞州資管BaochuanCapitalManagement聯合創始人兼CEO凱文·卡特爾稱,社交網絡在中國市場上有廣闊而光明的前景,新浪正經歷快速增長,其平臺人氣將繼續爆炸式增長”。
一位不愿具名的美股TMT研究員告訴記者,估值低是一個很大的因素,中概股去年年底曾經歷一輪慘跌,現在屬于估值修正。另外,年底大的基金一般都會撤資算錢,但往往會在一季度建倉,所以這段時間買入了很多中概股特別是網絡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