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3 01:38:0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冬晴
每經記者 張冬晴
1月5日市場反彈前夜,曾經的“A股第一名嘴”趙笑云宣布,其管理的私募產品“笑看風云二號”清盤、“笑看風云一號”私募產品零倉位運行;并且要以實際行動實踐看空做空,擇機在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向1700點進發時戰略性建倉。1月7日、9日晚間,他又連續發布“春節弱反彈開啟,誘多行情不要貪婪”、“春季紅包行情不能期望過高,2300強阻力”等一系列強烈看空言論。
由于在反彈前夜選擇清倉、清盤,趙笑云被不少投資者笑稱為“反向指標”。
然而,就在上證指數沖擊“2300點強阻力”未果的11日晚間,趙笑云首次回應并否認踏空,并自曝“笑看風云一號”產品已經在大反彈前戰術性建倉,凈值回升;并辯稱“戰略性做空與戰術性做多相結合”,甚至還在昨日(1月12日)收盤后再次發布“節前反彈尚未結束,短線個股行情活躍,板塊輪動仍有機會”的言論。
從2011年的“看空做多”導致旗下產品巨虧,到1月5日的“踐行看空做空”,再到1月11日的“戰術性建倉”,趙笑云觀點的頻繁變化和言行的相悖,難免讓人墮入五里霧中。
清倉后旋即建倉
繼1月9日晚間在其微博上發布 “春節后大盤加速下跌將連創新低”的看空言論之后,趙笑云于11日晚間首次回應并否認 “踏空”、“反向指標”質疑,聲稱笑看“風云一號產品”已經在大反彈前戰術性建倉,凈值回升。
趙笑云還通過微博進一步辯稱,“戰略性做空與戰術性做多相結合,積小勝為大勝,不要為表面的虛假繁榮迷失了方向!”并在昨日(1月12日)收盤后再次發布“節前反彈尚未結束,短線個股行情活躍,板塊輪動仍有機會”的看多言論。
但殺回馬槍以后的表現如何呢?昨日《每日經濟新聞》從相關人士處獲悉,“笑看風云一號”最新凈值將截至1月13日收盤并于下周一揭曉,但目前的持倉和估值情況均不得而知。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趙笑云成功回歸并轉型私募的 “第一槍”——“笑看風云一號”私募產品成立于2011年4月18日,但根據陜國投官方網站最新披露的數據,截至2012年1月6日“笑看風云一號”當日凈值僅為60.49,滬深300指數同期跌幅為-31.82%,絕對收益率-39.51%;而成立于2011年5月4日的“笑看風云二號”則在跌破清盤線以后于近期強勢反彈行情前夜宣告被迫清盤。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4日宣布已經將“笑看風云二號”私募產品進行清盤、“笑看風云一號”私募產品也宣告零倉位運行之后,趙笑云連續發布強烈看空言論,聲稱要以實際行動實踐看空做空,擇機在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向1700點進發時戰略性建倉。而1月5日晚間依然宣稱“目前零倉位,看空做空”的趙笑云,反彈之前僅有一個交易日的進場布局時間。其對于行情判斷的變化之快,倉位調整的時間之短,著實讓人難以理解。
合伙制基金能否成行存疑
實際上,趙笑云在市場連續強勢反彈之后宣布“戰術性建倉”的同時,還在忙不迭地公開營銷計劃——于2月底、3月初正式成立、“迎接1700點的戰略投資機遇”的兩只公司型合伙制基金,其中就包括由剛剛被迫清盤的“笑看風云二號”基金持有人發起的公司型合伙制1號基金。
1月11日晚間,趙笑云通過其微博宣稱,“風云二號春節后合伙制注冊起步,2月底、3月初即可擇機入市,股指期貨套期保值保駕護航,風云二號改制合伙制1號,2012年小牛市凈值回升至120或以將有成功運作機制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趙笑云1月2日晚間曾向外界透露,計劃在2012年一季度完成新財富管理平臺和新合伙制1號、2號基金公司的注冊事宜,在股指加速下跌出現中期大底時完成戰略性布局,充分把握2012年小牛市行情。
同時,對于“笑看風云一號”凈值遭遇嚴重虧損,趙笑云1月2日也表示,“盡管目前1號基金凈值不佳,但由于1號基金買賣操作一切正常,我們將在大盤加速探底前空倉等待最佳中線買點的出現。”
但是,短短十多天的時間,風云突變的A股市場走勢已經使得這位號稱A股 “史上第一名嘴”的趙笑云自亂陣腳,甚至還有業內人士在微博上將其評論為“中國私募界的一大笑料”,更多的業內人士則擔憂其操作與思維混亂的狀態下計劃中的新產品能否如愿成行。
“還有誰敢去相信他?”浙江某私募投資總監昨日下午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趙笑云轉型私募言與行
◎2011年1月表示,2011年將以陰跌為主,未來1年半左右上證指數最低會下跌至1700點附近,但2012年之后上證指數將奔向萬點;
◎2011年4、5月,“笑看風云一號”和“笑看風云二號”相繼成立;
◎2011年9月,趙笑云兩只產品均幅跌破面值,有持有人要求清盤;同時,媒體質疑其“看空做多”;
◎2012年1月4日,清盤“笑看風云二號”,宣稱“笑看風云一號”清倉,看空春節前行情,將踐行“看空做空”;
◎2012年1月6~11日,稱“笑看風云一號”“戰術性建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