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1-12 09:29:00
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杭州
一年一度的浙江“兩會”之一政協會議于昨日(1月11日)開幕,同時也是政協委員第一次參加會議分組討論。
剛剛過去的2011年是浙江省乃至全國經濟較為嚴峻的一年。就浙江省經濟、外貿增速下滑、溫州臺州中小船廠訂單減少等,部分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面臨貸款難利潤薄等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和浙江省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浙江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13.0和126.0,比三季度分別回落10.7點和7.0點,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景氣指數為2009年以來的新低,縱觀全年,這兩大指數基本呈單邊小幅回落態勢。
而工業企業景氣指數為124.7,比一季度、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別回落8.6點、10.4點和6.4點,呈逐季回落態勢,并創年內新低。數據表明浙江工業企業受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國內消費市場不旺和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以及資金成本上升的影響,生產增速逐季回落,生產經營壓力加大。
“近年來,浙江省經濟危機感越來越緊迫”。 政協委員、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產業發展協調處處長陳建忠表示,浙商回歸,需要政策創新,“為企業的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
在十八組,除陳建忠委員外,還包括浙江省人資環委主任李玉柱、阿里巴巴馬云、杭州市科技局局長樓健人、杭州新中大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石鐘韶、巨化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周永清等政協委員,匯集政府、學術、企業等,各位政協委員積極發展,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意見。
“去年一批中小企業日子不好過,大企業也受到影響。”周永清委員舉例,就巨化集團而言,相比之下,上半年日子較為好過,下半年日子也不好過,因為生產化工下游都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發展不能被忽視”,坐在斜對面不遠處的杭州市科技局局長樓健人亦表示,必須幫助、扶持中小企業走出困境。
浙江省人資環委主任李玉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相對而言、浙江資源與能源短缺、發展要素有瓶頸,企業轉型升級必須依靠科技以及更加核心技術來破解這些要素瓶頸,“目前企業已經看到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推動地方金額改革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自浙江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以來,立案并交辦提案762件,涉及控制房價、糧價、肉價上漲,治理城郊工業污染、健全食品添加劑安全體系等信息。在1月11日上午的,江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開幕式上,大會對77件省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以來的優秀提案予以了表彰。
值得一提的是,據有關媒體援引浙江省政協提案組信息稱,77件優秀提案中,集體提案41件;委員個人提案36件,從提案分類來看,有關經濟建設和深化改革方面的提案48件,有關科教興省和文化建設方面的提案17件等。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的上述提案不乏經濟議題,如《培育海洋核心競爭力,引領浙江經濟新的騰飛》、《地方政府負債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關于政府應加大舉措抑制民間資本流失的建議》、《設立杭州濱江金融區,支持浙江經濟穩健發展》等。
浙江省政協副主席馮明光在會議上表示, 過去一年中,浙江省政協著力促進“浙江人經濟”和浙江經濟的融合發展。浙江省經合辦以辦理提案為契機,積極開展“天下浙商家鄉行”活動,引導省外、海外浙商對接浙江海洋經濟和欠發達地區,共簽訂省外浙商回歸項目77個,投資總額480.73億元。
浙江省政協主席喬傳秀在做第十屆浙江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時透露,2012年,就推進地方金融改革發展、完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開展重點課題調研,就“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浙江省級產業集聚區建設”和“構建綜合交通網絡情況組織委員視察。
喬傳秀還表示,今年重點任務還包括密切關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突出問題,著重就推進山區產業轉型發展、農業“兩區”建設、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知識產權保護、運河椒江飛云江鰲江流域水資源環境保護與利用等問題開展調研視察。發揮長三角(浙江)民營經濟研究會作用,就舟山群島新區臨港產業發展開展專題調研,舉辦第七屆中國民營經濟科學發展論壇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