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9 01:18:42
昨日(10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保險監管人士及養老保險公司知情人士獲悉,由于尚存諸多困難,“上海個稅遞延型保險試點方案在年內推出的可能性不大。”
所謂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投保人所繳納的保險費在一定比例之內,可以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退休后領取保險金時再補繳個人所得稅,這有別于目前個人收入納稅后才交納保險金的做法。
一位養老保險公司高管表示,稅延型養老險,即購買商業養老保險能遞延到領養老金時再交個稅,不僅減輕當下稅負,而且退休后收入不高,加之個稅起征點不斷上調,極可能不到個稅起征點而免稅。一旦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政策出臺,對于鼓勵老百姓買商業養老保險將是重大利好,因此,保險業界對此一直頗為期待。
記者昨日致電部分養老險公司總經理,但他們均婉言拒絕就此事發表看法。據悉,個人稅延型養老險將在上海和廈門兩個城市首先試點,試點完成后再向全國推廣。
上海保監局人士在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溝通時表示,目前上海保監局已經和上海市稅務等部門進行了充分溝通,并對制度開閘后執行層面的問題進行了 “演練”。但截至目前,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對上述保險的稅收優惠政策并未最終敲定。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上海保險行業將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的產品月繳保費定為600元,未來具有購買意向的個人可以向企業申請,由企業組織個人向保險公司購買產品。
個人養老保險方面,市場上的產品形態過于單一。個人養老保險的發展需要完善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而從長遠來看,這也可以緩解國民養老財政負擔過重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