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醫藥行業重組暗流涌動

上海證券報 2011-08-11 08:23:23

  “2010年以來,醫藥制造業領域一些比較大的淘汰、整合的機會已經出現了。”復星醫藥(600196)副總經理、董秘喬志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3-4年是行業整合的重要窗口期,制藥工業的集中度將明顯提升。”

  政策層面也鼓勵醫藥行業進行整合。據知情人士向上海證券報記者透露,有望于本月出臺的《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中,將明確鼓勵醫藥行業進行兼并重組,加快整合速度。

  事實上,在今年5月初《醫藥流通“十二五”規劃》出臺后,醫藥流通業的兼并重組已經風生水起。與醫藥商業領域大張旗鼓的并購重組不同的是,醫藥工業集中度提升的勢頭并不迅猛,行業發展格局相對平靜。但這或許只是表面現象。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相關龍頭企業已經摩拳擦掌,兼并收購成為其中長期戰略規劃中的重要內容。

  行業整合契機來臨

  位于上海浦東金橋(600639)地區的上海信誼藥廠是家老字號的制藥企業。該公司總經理顧浩亮表示,今年以來,隨著新修訂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簡稱新版藥品GMP)實施,加上各省基本藥物招標中更強調低價以及部分藥品不斷降價等因素影響,醫藥企業利潤必須通過對相關品種進行結構調整才能避免利潤不斷下降,企業生存的難度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在行業內進行兼并重組的機會不斷涌現,推進兼并重組已成為必然趨勢,醫藥行業將進一步走向集中。

  目前,醫藥制造業的利潤增速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中國醫藥(600056)企業協會副會長于明德向記者介紹,“今年全年醫藥行業銷售收入增長的勢頭仍能保持,但利潤增幅放緩幾成定局,全年的增幅可能不到20%。”行業整體發展水平的“減速”,將為龍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提供有利契機。

  顧浩亮向記者表示,現在是尋找收購標的的最佳時刻。“如果等到醫藥行業發展環境改善的時候再進行收購,那時候的收購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作為上海醫藥(601607)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信誼是中國化學(601117)制藥企業中產品最多、劑型最全的產業實體之一,旗下擁有十大工業企業、四大銷售公司、三家市級研發中心,資產總額達18.2億元,年銷售規模達20億元。

  “我們正在看。”對于有哪些心儀的收購對象的問題,顧浩亮似乎不愿深談。

  醫藥行業的整合也符合世界醫藥行業發展的規律。據顧浩亮介紹,美國醫藥行業整合用了80年的時間。在1900年初,美國擁有數千家醫藥企業,到1980年已經整合到幾十家。“中國醫藥行業的整合用不了那么久。”他這樣判斷。

  另一方面,醫藥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也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顧浩亮指出,醫藥行業整合面臨的困難不少。如存量資產如何處置,收購后的企業和原有企業之間如何實現協同效應,能否實現優勢互補,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十二五"期間,醫藥工業的集中度將明顯提高。在此態勢下,有能力的企業,應該抓住機會。”復星醫藥副總經理、董秘喬志城認為。在他看來,醫藥行業的很多細分領域未來會出現“隱形冠軍”,這些領域存在較多的投資機會。

  可以說,在醫藥行業的收購兼并方面,復星醫藥當屬“領頭羊”。自1998年上市以來,并購重組一直是復星醫藥重要的發展手段之一。通過兼并重組,公司資產從1998年的6億元發展到2010年的168億元。2010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5億元,凈利潤8.6億元。復星醫藥通過并購重組,實現了全面進軍大健康領域的目標。

  政策持續給力

  醫藥行業的兼并重組也將受惠于政策的春風。

  去年11月工信部出臺《關于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指出,將重點扶持創新及技術提升、推進并購重組,提升行業集中度。

  今年7月初,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再次強調,我國將推進醫藥等8大重點行業兼并重組。蘇波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以汽車、鋼鐵、水泥、機械制造、電解鋁、稀土、電子信息、醫藥等八大行業為重點,推動優勢企業強強聯合、跨地區兼并重組、境外并購和投資合作,提高產業集中度。

  在民生證券行業研究員李平祝看來,新醫改的不斷推進將給醫藥企業帶來絕好的并購良機,具體而言,將對普藥、醫藥商業及新特藥生產企業的集中度產生重大影響。“國家對普藥的集中度提出了要求。本來非常分散,集中是大趨勢。”他指出,“大型普藥龍頭企業、化學創新藥企業、現代中藥企業和擁有核心技術的生物制藥業都能從行業集中的大趨勢中受益。”

  國藥控股高級研究員干榮富則提醒說,必須關注今年以來國內另外一個層面上的整合態勢。“外資藥企與中國本土藥企的整合動作頻頻,如先聲藥業與默克、海正藥業(600267)和輝瑞成立合資公司等。這種重組亦有兩方面意義:首先,對本土醫藥企業來說,可以更快地獲得更多更好的仿制藥;其次,外資公司可以將銷售渠道向二、三線城市滲透。而這種強強聯合,也將導致中國醫藥產業的競爭態勢更加激烈。”

  一位醫藥行業咨詢人士指出,中國民族制藥工業要想誕生世界級的醫藥企業,要想在全球醫藥市場有所作為,必須大力推進企業間的并購重組,鼓勵優秀的醫藥企業在本土市場建立起強大的市場基礎,并加入全球競爭。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