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0-11-12 08:13:16
10月份CPI同比增長4.4%,再創新高,農產品價格成為上月CPI上漲的主要動力之一,而近期股市中農林牧漁類個股也表現搶眼。
10月份CPI同比增長4.4%,再創新高,符合市場預期。10月CPI環比上漲0.7%,考察CPI具體分項數據,環比漲幅靠前的分別為食品、衣著和居住,這與近期糧食、蔬菜以及棉花等的價格上漲具有聯系,10月份CPI同比上漲中,食品價格“貢獻率”為74%,其中蔬菜價格漲了31%。也就是農產品價格成為上月CPI上漲的主要動力之一,而近期股市中農林牧漁類個股也表現搶眼。
資金追捧26只個股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11月以來,農林牧漁流通加權模擬指數上漲10.25%,較上證指數5.67%的累計漲幅高4.58個百分點,累計換手率達到49.10%,交易活躍,成交金額合計910.76億元,26只主力資金凈流入的個股合計流入7.79億元主力資金。
具體個股來看,11月以來農林牧漁行業中跑贏上證指數的個股有31只,占該行業個股總數的72.09%;有26只個股呈現主力資金凈流入,占比六成;在本月短短的9個交易日中,換手率超過50%的個股就達到22只,其中,壹橋苗業(002447)、山下湖和羅牛山三只個股換手率超過100%。壹橋苗業以133.22%的換手率位于該行業個股換手排行冠軍,2010年三季報披露,預計2010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幅度為:30%~50%;2009年度凈利潤4313.25萬元;業績變動的原因:公司2010年度預計銷售收入持續增長,獲利增加,雖然該公司年報預喜,不過高的估值仍令該股存在較大回調風險。
最近公布的農產品價格指數看,農產品價格仍在上漲。食用農產品價格指數連續19周持續上揚,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創新高,達177;豬糧比連續16周高于6:1,而肉-豬差價擴大;原糧收購價格指數繼續反彈,糧油批發價格指數也呈上升趨勢;粳稻價格繼續反彈回升,粳米價格10月底到高點后,上周略有回落。小麥粉價格呈現較大幅度上漲;生豬價格繼續小步上漲,成功站上13元/公斤的水平,并且連續16周位于12元/公斤以上;豬肉價格連續15周位于19元/公斤以上,且連續4周位于20元/公斤以上。鮮牛肉和白條雞價格維持上升態勢;棉花和白糖則均再創新高,棉花價格逼近30000元/噸,食糖價格站上7400元/噸之上。
商品期貨方向顯示出這種上漲的趨勢還在繼續。本周國內外棉花期價繼續強勢上漲,周度漲幅近14%;強勁中國國內需求及全球棉花供求偏緊對棉花有長期較大支撐。本周白糖價格上漲585元,漲幅為9%;本周大連黃玉米期貨主力合約報價收于2253元/噸,本月上漲63元/噸,漲幅為2.8%;大連豆油期貨主力合約1105報價收于9898元/噸,周度上漲744元,漲幅為8%。
增倉抗通脹農業股
中信證券(600030)在最新的行業報告中給予維持行業“強于大市”評級,同時認為,種子領漲農業行業。
看好三類農業股。1.擁有資源屬性的農業類上市公司。2.受益農產品價格上漲的農業股。并表示植物油有望成為未來3個月農產品價格的領漲品種。國內生產植物油的上市公司有金德發展(000639)、東凌糧油(000893)、敦煌發展、天康生物(002100)、新賽股份(600540)。認為金德發展最為受益植物油價格上漲。這是因為,我國植物油與油籽價格已經與國際市場充分接軌,許多壓榨企業只能賺取穩定的加工利潤,而金德發展所在的玉米油行業,玉米胚芽原料主要在國內采購,玉米油價格則跟隨國際市場波動,在全球植物油價格上漲的周期中,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存在提高的可能性。3.政策重點扶持的上市公司。
同時基于以下三大因素看好其跨年度行情。1.農產品價格上漲趨勢;2.市場進入政策密集發布期,政策密集程度和對上市公司的直接利好,可能達到歷史最好水平;3.上市公司業績增長速度較快,繼續看好下一階段農業板塊的跨年度行情,維持種子領漲農業觀點。在基本面與流動性共同推動農產品價格上漲、扶持政策密集發布的過程中,整個板塊當前享受高估值水平有望繼續提高。
因此,建議投資者增倉農業股,積極防通脹。市場短期圍繞防通脹主題展開的投資熱點,有望集中落腳在種業、制糖、植物油、養殖(生豬、肉雞及海珍品)等板塊。推薦隆平高科(000998)、登海種業(002041)、豐樂種業(000713)、南寧糖業(000911)、荃銀高科(300087)、圣農發展(002299)、敦煌種業(600354)、金德發展、東凌糧油、天康生物、雛鷹農牧(002477)、璋子島、好當家(600467)、東方海洋(002086)、順鑫農業(000860)等;關注海大集團(002311)、萬向德農(600371)、大北農(002385)、通威股份(600438)、中糧屯河(600737)、新中基、新農開發(600359)、新賽股份等股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