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決勝最終季 基金或將上演內部暗戰

2010-09-19 10:46:49

每經記者  李新江  魏玉卿  李娜

        進入9月以來,滬深股市仍然擺出了一副要將結構化行情進行到底的決心。個股精彩紛呈的表演,讓公募基金一門心思地投入到了對個股的研究與機遇的捕捉當中。事實上,基金凈值近期的變化正在講述一個事實。據Wind統計顯示,截至7月2日,所有開放式偏股型基金交出的都是虧損的答卷;而截至本周四,已有約90只偏股型基金實現了“翻身”。華商盛世成長更是以21%的成績暫時處在了年內收益榜的首位。

        大盤藍籌在基金腦海中,不會有過多的下跌空間也沒有太多耀眼的表現;以成長性作為上漲理由的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也開始讓基金擔憂風光過后留下的是一堆堆的泡沫。

        此時,基金身處夾縫的意味越來越強烈,轉身的空間也越來越狹小。距離年終排名戰還剩下大約一個季度的時間,公募基金內部,瞧著已然翻身的基金,那些還暫時落后的基金會不會放手一搏?而目前業績領先的基金是否會采取死守戰果的策略?次新基金又該何去何從?這些問題的背后,一場來自基金的暗戰大片或將開始上演。

大勢

資金有限護盤無力  基金或將各自為戰

每經記者  李新江

        近期大盤繼續震蕩調整,此前曾被公募基金一致看好的反彈行情不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公募基金的資金已經捉襟見肘,一方面近期股票型基金募集情況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基金倉位已經提高到了相對高位。對于護盤,公募已力不從心,所剩不多的存量資金,或將成為基金各自尋找投資機會的利器。

存量資金不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截至日前,今年以來共有107只開放式基金發行,發行規模合計1656.13億份。而在2009年一整年,這個數據是122只和近4000億份。也就是說,今年前三季度募集的資金僅為去年的四成左右,而成立的基金數量基本與去年持平。

        上半年新基金募集規模的不足直接導致下半年基金可用資金量下降。據北京一位基金人士透露,目前公募基金的可用資金不足3000萬元,而實際上資金可能更為緊張。。

        此外,上述人士推測,由于近期大盤持續震蕩,不排除老基金贖回已經開始升溫。目前基金面臨的資金壓力較大,已經無法強有力地護盤。

各自為戰突出

        捏著并不充裕的資金,基金公司或可能選擇各自為戰,追漲看好的熱點行業和個股,這對于期待公募基金有大動作的普通投資者來說,并不是個好消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不少基金公司對于金融、地產和醫藥等關注度較高的行業出現了一些分歧。新華基金認為,市場震蕩趨勢仍將延續。不過,新華基金投資副總監曹名長表示,隨著下半年房價松動、成交量回升,低估值的地產股將迎來機會。

        對于地產股,鵬華普天收益證券投資基金經理張卓看法相對悲觀,認為投資機會尚未到來。張卓表示,由于房產價格還未出現明顯下跌,政府可能還不會放松相關調控政策。

        事實上,不僅是對于熱點行業和熱點個股的分歧,基金在倉位操作上的差異,已經將業內對于后市的看法暴露無遺。數據顯示,近期在倉位操作上主動增減倉的基金數量相差不大,華夏基金依然保持較高倉位,而上半年業績表現突出的嘉實基金倉位操作則要保守得多,減倉跡象比較明顯,種種跡象表明,基金在市場看法上已經出現較大分歧。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基金手中并無太多新增的資金,這將讓基金內部的爭奪更加激烈,各自為戰現象或將更加突出。

暗流

賺錢基金或“以穩為主”虧損基金更需“搏一把”

每經記者  魏玉卿

        今年以來,391只偏股型基金中,有近300只凈值漲幅為負,其中凈值跌幅超過10%的多達119只。在今年最后的一個季度里,如何交出一份令持有人滿意的答卷,是懸在業績尚不理想的基金頭上的一把利劍。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沖刺業績的角度來看,今年實現了正收益的基金,操作可能會‘以穩為主’,而目前虧損的基金‘搏一把’的概率相對較大。”

近300只偏股型基金仍虧損

        Wind統計顯示,截至9月16日,391只偏股型基金剔除建倉期次新基金,今年以來的凈值漲幅平均為-6.05%,其中有91只基金實現了正收益,凈值漲幅超過10%以上的有9只。

        在近300只虧損基金中,凈值跌幅超過10%就有119只,其中跌幅超過20%的有22只,且多為指數型基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從7月2日到9月16日,即自股市反彈以來,偏股型基金凈值漲幅幾乎全部實現正收益,且漲幅靠前的均是一些在今年上半年業績表現并不突出的偏股型基金,如天冶創新先鋒基金在此期間凈值漲幅高達33.13%,易方達中小盤基金的凈值漲幅也達到了27.80%,申萬巴黎消費增長凈值漲幅達到了26.13%。

要“穩”還是要“搏”?

        縱觀今年的股市走勢,不少基金經理都直言:“指數難漲,只能靠精挖個股。”

        截至9月16日,滬指有近20%的跌幅,滬深300指數跌幅也接近20%。一業內資深人士就此分析向記者表示:“對于追求相對收益的公募基金而言,在今年剩下的3個月時間,目前已實現了正收益的基金,操作態度可能會傾向于‘以穩為主’,而目前虧損的基金‘搏一把’的概率相對較大。”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上周倉位監測數據顯示,上周增倉較為明顯的基金不少是偏債方向的基金或增強型指數基金;主動型基金中則難見普遍增倉行為。同一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操作方向也多有分化。相對而言華夏旗下基金多有小幅主動減持,易方達旗下部分風格靈活的基金產品如易方達科匯也選擇減倉。博時、南方旗下基金操作方向不一,平均倉位略有下降。中小公司中,國聯安、華富、諾德等旗下基金減持明顯。

觀望

次新基金緩慢入市  壓低倉位等待信號

每經記者  李新江

        在老基金操作出現明顯分歧的同時,次新基金展現給我們的卻是另一種思路:利用建倉期倉位操作自有的優勢,采取低倉位甚至空倉策略,規避后市可能出現的風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近期成立的新基金入市沖動不足,大多保持了較低的倉位水平。

低倉位操作避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由于對后市看法不一,近期成立的基金整體上保持了較低的倉位水平,此舉或許是希望在建倉期保持較低倉位規避市場風險。

        日前上市交易的LOF基金天弘深證成分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成立近一個月的時間,截至9月10日,該基金股票倉位為0.01%,這0.0.1%的倉位也是來自打新東方日升、新筑股份和富春環保3只個股,分別獲配也僅500股,近乎空倉操作。國泰價值經典基金發布的公告顯示,在成立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截至9月6日,該基金倉位為9.97%。

        同時,雖然一些基金建倉速度相對較快,不過仍然處于歷史較低水平。信誠深度價值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LOF)成立一個月之后,倉位已經超過36%,成為近期建倉速度最快的股票型基金。此外,于9月6日上市交易的長盛300指數型基金(LOF),在成立后19個交易日內,股票倉位迅速升到23.32%,建倉速度也較快。

        不過相對歷史數據,目前這些基金的建倉速度實際上仍處于較低水平。記者發現,在市場較為明朗的時期,一些基金尤其是公募基金經常短時間內迅速將倉位配置到頂格。業內人士指出,近期由于大盤持續震蕩,基金普遍選擇謹慎建倉,等待市場進一步明朗的信號,這也是次新基金操作上的優勢。

不求有功  但求無過

        次新基金在低倉位操作的同時,其實已經與老基金產品劃清界限。目前,基金行業普遍倉位水平處于較高水平,在老基金騎虎難下的同時,次新基金顯然“學乖”了不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雖然近期基金有所減倉,不過自7月份以來,由于大幅度的加倉現象,目前基金整體倉位仍處于較高水平。

        不僅是在倉位把握上,次新基金在熱點選擇上也標新立異。日前成立的信誠深度價值對于公募基金普遍“拋棄”的房地產業投入了1400余萬元,占到基金凈值的2.62%。統計數據顯示,次新基金對于機械制造、銀行和地產股獨有青睞,而老基金產品對此卻仍然熱情不高。

        雖然低倉位操作可能導致基金踩錯節拍,錯過市場的反彈行情,不過對于后市,基金人士顯示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畢竟后市的風險預期仍然較大。”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9月15日正式成立的諾安主題的基金經理、諾安基金投資總監楊谷表示,經歷了7月份的反彈,市場有出現短期震蕩的可能,諾安主題將會采取謹慎建倉的策略,通過自下而上的個股選擇緩慢加倉。記者了解到,這種思路在次新基金中比較普遍。

        在大盤藍籌行情遲遲難以啟動,投資風險預期較大的背景下,北京某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建議投資者針對行情的反彈精選個股做一些波段操作,盡量尋找目前市場上被投資者忽略的股票提前布局以獲取超額利潤。

要害

制勝關鍵:獨門重倉股成決定性因素

每經記者  李娜

        自7月至今,上證指數漲幅仍然不足10%。然而,憑借期間不間斷的個股機遇,越來越多的偏股型基金終于在正收益一欄填上了或大或小的數字。那些凈值仍處在虧損或是在止損線附近掙扎的基金,漸漸也涌起了一股期盼,為了能盡快扭虧為盈,公募基金內部的較量也漸漸風起云涌。

        經濟結構調整中,中小板和創業板成為了淘金的寶地。最近,接連申購的創業板新股,市盈率更是頻頻逼近百倍。“你不打,別人也會出手的。就那么點股份,價出低了也分不到多少。”某中等規模基金的基金經理曾向記者表示。

        在上述基金經理的眼中,高成長性其實已經越來越不靠譜。創業板和中小板中能夠涌出多少萬科、蘇寧這樣的上市公司還是個未知數。基金經理的擔憂是,“當所預計的高增速不能實現并成為普遍現象時,風光過后留下的是一堆泡沫。”

        如何在結構化的行情中,找到翻身的機會,找到生存之道,已成為基金面臨的最為突出的問題。

        面對已經實現翻身的90只偏股型基金,在剩下的時日,公募基金內部的較量已難以避免。這場較量的主戰場會是哪里?

        低估值的大盤藍籌股似乎離主戰場越來越遠。“市場沒有足夠資金,政策上也沒什么支持,大盤藍籌也許會停留在不溫不火的局面。中小板股整體估值不低,深度挖掘也需要下工夫。”某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表示。

        在整體缺乏趨勢性的機會下,選股也自然成為基金取勝之道。“從個股的選擇角度而言,基金的重倉股尤其是獨門重倉股成為了最終的決定性因素。尤其是那些能夠創出新高,且市場又比較陌生的個股顯然會基金被偏愛。”滬上某基金投研人士表示。

        而在選股的效果上,該投研人士進一步表示,首先決定于公司對個股基本面研究的深度,其次,在滬深股市上千家上市公司中,要達到大覆蓋面,也就是常說的廣度。而對于上市公司所處行業的動態跟蹤也是非常重要的。

        “對個股的熟悉程度還只是一個方面,對市場節奏的把握也很重要。選對個股卻選錯節奏依然等于徒勞。”某業內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