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新股定價與成交機制完善措施將出臺

2010-08-22 21:50:44

  按照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整體安排,近日中國證監會就《關于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  (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關于修改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修改決定》)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記者:能否介紹一下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第二階段措施的基本思路?

        答:第二階段改革措施是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組成部分,也是第一階段改革措施的延伸和繼續。這一階段改革的主要考慮是在前期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詢價過程中報價和配售約束機制,促進新股定價進一步市場化;增強定價信息透明度,強化對詢價機構的約束,合理引導市場;進一步增加承銷與配售的靈活性,理順承銷機制,完善回撥機制和中止發行機制,強化發行人、投資人、承銷商等市場主體的職責。具體考慮有以下幾個方面:

        1、繼續完善詢價過程中報價和配售約束機制,提高中小型公司新股發行中單個機構獲配股份的數量,加大定價者的責任,促進報價更加審慎和真實。

        2、適當擴大參與詢價的機構范圍,允許主承銷商推薦一定數量的具有較高定價能力、優質長期的機構投資者參與網下詢價和配售。

        3、增強定價信息透明度,督促券商、機構的詢價定價不斷審慎自律,強化社會公眾的價值投資理念。

        4、完善回撥機制和中止發行機制,督促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合理設計承銷流程,有效管理承銷風險。

        記者:《指導意見》提出了網下可搖號配售,這主要是解決什么問題?

        答:網下配售主要由報價和配售兩個環節構成。第一階段改革提出了最低申購量要求,機構投資者在參與詢價時需同時申報價格及對應的申購數量,基本杜絕了高報不買和低報高買的情況,由此解決了報價環節的問題。但是在配售環節,目前網下配售采用的是對全部有效申購進行同比例配售,所有有效報價機構均可獲配股份,由于認購踴躍,單個機構獲配股份數量較少。以中小板公司發行為例,單一機構通常只能獲配幾萬股左右,最少的不足1萬股。因獲配股份數量太少,詢價對象認真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并審慎報價的動力比較薄弱,不同程度地存在報價隨意的情況,有人為抬高報價水平的傾向。

        為此,《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詢價過程中報價和配售約束機制,提高中小型公司新股發行中單個機構獲配股份的數量,加大網下報價的責任機制。在具體操作上,不再對全部有效申購進行比例配售,而是由券商和發行人事前對網下配售確定配售數量,再通過隨機搖號的方式確定一定數量的可獲配機構。這樣單個詢價機構需要購買的股份數量和相應的資金會大幅增加,加大了定價者的責任,促進報價更加審慎和真實。

        舉例來說,某中小板公司網下發行1000萬股,在目前的配售體制下,通常有100家左右的機構可以獲配,而且基本上是平均分配,也就是說每家只能獲配10萬股,再假設發行價為10元,那么每家機構的獲配金額也就是持股成本僅為100萬元。100萬元對個人投資者來說可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但是對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來說還只能算是微乎其微的。這次《指導意見》要求承銷商設置每筆配售的配售數量,比如每筆配售配售200萬股,這樣最多只能有5家機構獲配,每家機構的獲配金額至少是2000萬元,2000萬元的持股成本比之前的100萬元有了大幅提高。增強了利益約束,促進機構在參與報價時更加慎重。按照  《指導意見》的要求,如果申報價格在發行價格以上的機構超過5家,須通過隨機搖號的方式確定最終獲配的機構。

        記者:《指導意見》在增強定價信息透明度方面,采取了哪些新的措施?

        答:詢價過程是一個買賣雙方價格博弈的過程,各環節信息公開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強化對詢價機構的約束,合理引導市場。《指導意見》進一步提高定價信息透明度,主要采取了兩項措施:

        1、要求主承銷商披露投資價值研究報告的關鍵結論和主要參考信息。主承銷商投資價值研究報告反映的是承銷商對發行人股票的投資價值的預測,對新股定價有較大的影響作用,目前該報告僅向網下機構投資者提供。《指導意見》要求主承銷商披露在推介路演階段向詢價對象提供的對發行人股票的估值結論、發行人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或其他等效指標。這樣增加了透明度,也增加了約束機制。引入披露機制可以督促主承銷商更加重視其投資價值研究報告,不斷提高研究質量。

        2、披露網下機構報價情況。《指導意見》要求主承銷商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須披露參與詢價的機構的具體報價情況,即把參與詢價的各配售對象的具體報價向社會公開,這樣不僅方便公眾監督,也可以增強對機構報價的"軟約束"。

        目前網下詢價的披露主要限于首尾兩端,即具備詢價對象資格的機構名單、最終配售的結果。在此基礎上,機構報價情況、主承銷商研究報告結論等定價過程的披露將構成定價公開的完整鏈條,整個詢價過程的透明度將獲得較大提升。這樣可以促進券商、機構的詢價定價不斷審慎自律,社會公眾也進一步了解詢價定價的全過程,不斷強化價值投資理念。

(據證監會網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