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中泰化學增發 鄭海若斥資9億認購

2010-04-20 03:04:38

每經記者  張奇

        自去年轟動一時的“云銅炒股案”后,富邦系掌門人鄭海若便難覓蹤影,外界一直盛傳鄭海若已出國,直至昨日(4月19日)中泰化學(002092,收盤價23.15元)非公開發行股份上市公告披露,鄭海若再次回到公眾視線。

        此次鄭海若豪擲8.98億元,認購了中泰化學5500萬股增發股,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對此中泰化學證券事務代表潘玉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一直是鄭海若的助理在和公司接洽,而其本人可能近期到公司實地考察。

時隔一年再現身

        在中國資本市場,鄭海若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上世紀90年代,鄭海若主要進行整合上市公司、到處競購法人股等投資活動。同時,鄭海若還管理著以富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富邦系,外界稱其管理的資產超過百億。2000年以來,其參與過中體產業、北辰實業、隆平高科、云南銅業、云南城投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

        去年爆出“云銅炒股案”后,富邦系參與增發持有的3500萬股云南銅業股票受到市場質疑。有媒體報道稱,2007年2月,昌立明以融資為名得到10億元云南銅業開出的商業承兌匯票。貼現后,昌立明和北京富邦公司分別用其中的2.375億元和3.325億元購買云南銅業定向增發的股票,同時富邦公司拆借1.9億元用于炒股、投資。

        市場當時一致認為富邦系持有的3500萬股已被凍結,但隨后云南銅業2009年一季報顯示,富邦系已減持至1841.73萬股,表明持有的股份未被凍結,并在去年半年報時,富邦系徹底退出云南銅業前十大股東。相比富邦系9.5元/股的成本價,富邦系減持區間均價18.01元來看,其豪取近3億元的利潤。

        而此后,市場就鮮有鄭海若的蹤跡。直至一年后,中泰化學昨日發布23270萬股非公開發行股份上市公告,鄭海若再次進入投資者視野。

        公告顯示,鄭海若以現金方式支付8.98億元,認購中泰化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5500萬股,占中泰化學發行后總股本的7.15%,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其認購價格為16.33元/股。按照中泰化學4月16日23.15元/股的收盤價計算,鄭海若此次交易浮盈3.75億。

鄭海若或親自調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致電中泰化學,公司證代潘玉英稱,公司之前對于鄭海若這個人也不是很熟悉,只是以為是個人投資者,直到昨天有媒體報道后才有所了解。

        而據潘玉英回憶,最開始與公司聯系的并不是鄭海若本人,而是其下屬或助理,以自然人的名義和公司取得聯系,而且申報價格也是公司規定的最低價,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

        中泰化學此前的增發方案為以不低于13.75元/股的價格,增發數量不超過2.8億股,不低于7000萬股。鄭海若的助理報給公司增發價格和數量剛好達到標準,擬以13.75元/股的價格認購3700萬股。“但此后報給公司的價格和數量則有所改變,一下從之前的5.08億元增加到8.98億元,還是有點出乎意料”。

        公告顯示,中泰化學非公開發行于2010年3月30日共向75家機構及個人發送了認購邀請書。在隨后的4月6日,保薦機構共收到到11個投資者以傳真方式發送的《申購報價單》,其中鄭海若以16.85元/股的申購價格列在第四位,而其5500萬股的申購數量是參與投資者中最多的。發行人與保薦機構最終確定的發行價格為16.33元/股,而鄭海若由于報價高獲得全額認購。

        潘玉英告訴記者,之前鄭海若并沒有和公司聯系,也沒有到公司進行過考察,但好像近期提出要到公司來轉一轉。

        至于鄭海若為何看好公司此次增發,潘玉英表示并不清楚,應是通過公開資料對公司增發方案有所了解。

新聞鏈接

中泰化學增發受捧或因百億噸煤炭儲量

        中泰化學4月19日公布了公司非公開發行結果,公司向包括實際控制人新疆國資委在內的8名對象發行了2.33億股,最終確定的發行價格為16.33元/股,高于之前宣布的發行底價13.75元/股。

        對于中泰化學此次增發受到熱捧,東光證券行業分析師李隆海告訴記者,除了增發的項目有利于完善產業鏈,降低成本外,公司新近探測的147億噸的煤炭儲量也是看點。

        公司此次募資投向華泰公司二期36萬噸/年聚氯乙烯樹脂配套項目和3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項目,將于2010年上半年建成投產,未來三年產能將保持50%的擴張速度。而公司獲得了新疆準東煤田南黃草湖一至九個煤礦區248.6平方公里的煤炭探礦權,初步探明儲量為147億噸。李隆海告訴記者,該儲量可躋身國內煤炭前十大生產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也獲悉,公司正在申請采礦區,而公司受益新疆區域振興規劃政策,且背靠大股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獲得采礦區的問題不大,并能享受振興新疆規劃的諸多利好政策。公司去年獲得政府補貼就超過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