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產量占全球近半中國虧損鋼企為何難減產?

2009-05-22 02:40:45

每經實習記者  吳偉  發自北京

        中國鋼鐵業正在被一種怪現象籠罩著,一邊是大面積虧損,一邊是遲遲難以壓縮產能。

        世界鋼鐵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4月,中國粗鋼產量占到全球總產量的48.53%。在主要鋼鐵生產國都在大幅壓縮產能的背景下,4月中國粗鋼產量僅同比減少3.9%。

        多家鋼企和相關人士都曾出面表態,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中國鋼產量的高居不下,引起了我國鋼材庫存增加、鋼價下跌、鋼企虧損的惡性循環。那為何中國鋼鐵產能遲遲不能順利減產?

現狀·全球減產  中國“獨秀”

        從世界鋼鐵協會公布最新數據看,全球4月粗鋼產量為8945.1萬噸,同比減少23.6%。相比之下中國4月的粗鋼產量為4341.3萬噸,僅同比減少3.9%,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的減產力度,而4341.3萬噸也是當月各國粗鋼產量的最高值。

        世界鋼協數據顯示,4月份日本粗鋼產量同比下降43.6%、韓國同比下降10.5%。歐盟下降48.6%。美國4月粗鋼的產量為390萬噸,同比下降53.4%。

        “幾個大的經濟體都在大幅減產,只有中國的鋼鐵產量基本持平,這可以看出4月份我國鋼企減產的效果并不明顯,這是很不正常的。”我的鋼鐵網副總賈良群表示。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在“2009陸家嘴論壇”中指出,我國鋼廠減產力度不如國外大,現在有70%~80%的鋼鐵產能還在生產。

        中國鋼鐵協會秘書長單尚華透露,目前國內大型鋼廠都處于限產狀態,限產比例為10%~20%,其中武鋼限產20%,河北鋼鐵集團限產10%。

觀點·產能過剩是虧損“元兇”

        工信部上周表示,國內鋼鐵產量過剩一直比較嚴重,比實際需求高25%~30%。而產能過剩問題直接影響著中國鋼鐵業發展的全局,導致我國鋼鐵行業陷入惡性循環。聯合金屬鋼鐵分析師胡艷平表示,在國內需求不振、出口受阻的情況下,大量鋼材積壓、賣不出去,這樣將加劇鋼價的下行,從而不可避免地導致企業虧損加劇。

        企業復產的鋼鐵并沒有給鋼企帶來利潤,而是加劇了企業的虧損。今年一季度末,全國72戶大中型鋼鐵企業整體虧損33.08億元。徐樂江表示,1~4月,我國鋼鐵行業將陷入全行業虧損的尷尬局面,從目前國內外形勢看,整個鋼鐵行業全年都有可能虧損。

        “鋼價這么低,企業是很難盈利的。”賈良群向記者表示。

        正是由于過大的鋼鐵產能,導致對中國對礦石的需求在全球來說也是最大的。而國外礦石供應商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堅持不同意降價。

        目前鐵礦石談判陷入僵局,我國虛旺的鋼鐵產能和鐵礦石需求“功不可沒”。

        中國4月進口鐵礦石5700萬噸,較上月上漲9.5%,創歷史新高。今年前4個月,中國的進口量總計達1.885億噸,較去年同期上漲了22.9%。

        中方要求今年鐵礦石價格回到2007年水平,也就是在去年的基礎上降價40%;而礦石商咬著下降20%不松口則是由于它們看到了虛旺的中國需求,中國需求也成為了它們談判的最大籌碼。

原因·有貸款  企業不差錢

        需求并不旺盛,鋼企卻減產困難究竟是為什么呢?

        中鋼協一直認為中小鋼企復產快,是導致我國鋼鐵產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中鋼協表示,今年以來排在增產前50名的絕大部分是年產量500萬噸以下的中小民營鋼企,而寶鋼、武鋼、鞍鋼等大企業都在限產。

        “中小企業在目前較低價格的環境下還可以盈利,所以當有一定需求時,它們的產量便難以控制。”賈良群表示。

        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戚向東日前也表示,按目前的鋼價,60%的鋼鐵企業都虧損,但民營企業可能還有贏利空間。

        然而大中型鋼廠也并沒有“老實”減產。南京鋼鐵董事長楊思明4月份在南昌表示,當國家刺激政策出臺后,銀行貸款不差錢,才是鋼企減產困難的主要原因。有著國家的貸款,企業就是鋼鐵賣出去虧損也會生產,因為鋼廠也需要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

動態·鋼材被迫“計劃”包銷

        大量鋼材賣不出去,企業也開始絞盡腦汁想辦法,按“計劃”包銷成了鋼企渡過難關的好辦法。

        日前,湖北省政府組織省內300多家用鋼大戶到武鋼進行供需對接,現場簽訂93萬噸鋼材采購協議。據悉,武鋼現已與東風公司等22家湖北省內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協議訂貨量已達504萬噸。

        業內不具名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很多鋼廠都這樣做了,這也是目前解決鋼廠困境的一個辦法。但如果每個省份的都采取這種辦法,市場競爭就不存在了,長期下去不利于鋼鐵市場的流通。

相關鏈接

鐵礦石談判繼續僵持“長協”或將成泡影

    昨日,中鋼協發表聲明否認了目前市場上關于鐵礦石談判的種種傳聞,明確指出中國與國際鐵礦石供應商達成了在2008年價格基礎上降價30%~35%的報道是無中生有。

        而對于目前談判的進展情況,中鋼協表示一切仍在進行之中。

        盡管中鋼協對目前各種言論做了澄清,但記者從澳方知情人士處獲悉,由于談判雙方態度針鋒相對各持己見,今年的談判時間短期仍不會結束,而談判的結果,更有可能是“勞燕分飛”。

        該人士透露,目前因為現貨價較格較低,很多鋼廠都不愿意再簽長協,而礦石供應商也因為聽說鋼廠過度壓價而不愿意簽長協,“事實上,中國的很多中小鋼企都私下與供應商簽了現貨。”

        該人士稱,基于這種對峙局面,今年的談判很有可能長協難以達成。  每經實習記者  吳偉

中鋁明確否認放棄力拓30%鐵礦石產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周四,美國監管當局批準了中鋁與力拓的交易。澳大利亞外商投資審議委員會(FIRB)預計在6月15日對是否批準該交易做出最終決定。距澳大利亞監管部門做出批準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各種傳言盛囂塵上,試圖影響中鋁注資力拓的最終結果。

        前日,有報道稱中鋁72億美元可轉換債券的部分,可能會改為由中鋁認購一項增資。昨日又有報道稱,中鋁準備放棄復雜的銷售條款,放棄要求獲得力拓30%鐵礦石產量的合同規定,并愿意刪除部分公司治理方面的要求,包括在新的合資企業任命人員的權利,以此清楚地界定中鋁不會對定價施加任何影響。

        中鋁海外部相關負責人士昨日向記者證實,目前中鋁注資一事一切仍按照原計劃平穩進行,并沒有改變原收購計劃。

        在中鋁195億美元注資力拓的協議中,約123億美元是獲得力拓集團有關鐵礦、銅礦和鋁資產的部分股權,獲得了包括澳大利亞哈默斯利(Hamersley)鐵礦公司在內的八項優質資產。此外,以此組建三家合資銷售公司,雙方各占50%的股權,負責合資項目的產品銷售。協議約定,哈默斯利鐵礦30%的產量將由鐵礦石合資銷售公司向中國銷售。

        “該報道所謂的放棄力拓30%鐵礦石產量的合同規定,就是解除約定好的向中國銷售這一部分,意味著中鋁只是一個投資者,并不干預鐵礦石銷往何處。可能澳方還是擔心這些條約會影響鐵礦石價格。”聯合金屬網鐵礦石分析師杜薇表示。

        中鋁海外開發部經理趙秋國透露,“目前關于力拓收購的事情正在朝預定的目標發展,目前沒有接到通知改變收購方針。”

        業內分析師表示,這些報道不排除是澳方故意有人放的煙幕彈,在澳大利亞監管部門即將批準之際,企圖影響目前的現狀,從而獲得最佳的利益。  每經實習記者  吳偉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